【成功案例】货款纠纷,历时1年拖欠货款全部执行到位!
2022年2月份,被告黄某1通过微信将所需五金货物发送给石家庄某科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以下简称“原告公司”),2022年3月2日,原告公司将电子版《采购合同》发送给被告黄某1,黄某1在微信中予以确认。2022年3月8日,原告公司根据黄某1的指示将货物送至指定建筑工地,由被告黄某1的儿子黄某2进行签收。原告公司自2022年4月份开始催要货款,被告黄某1以各种理由进行推脱,不予支付。 1、根据原告公司提供的电子版《采购合同》《供货单》及微信聊天记录能够证实原告公司与被告存在买卖合同关系,被告黄某1与原告公司虽未签订书面合同,但其在微信中对原告所供货款的价格、型号、数量予以认可,并且原告实际履行了供货义务,被告黄某1指示其儿子黄某2在纸质《供货单》签字认可,故,双方买卖合同关系成立,原告已经履行了供货义务,被告应支付货款及逾期付款赔偿损失。 2、原告公司法定代表人与被告黄某1商定的货物买卖,《供货单》提供的是原告公司的制式供货单,因此,原告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履行代表行为,应以原告公司即石家庄某科技公司作为原告起诉。 3、被告黄某1与原告公司商定的货物买卖,被告黄某2进行的货物签收,黄某1与黄某2系父子关系,共同经营案涉工地,故,将黄某1和黄某2均列为被告进行起诉。 4、黄某1与黄某2系外地人员,原告公司无二人任何身份信息,经了解二人曾在本地注册公司,调取该公司企业档案后可获得二人身份信息。 5、原告公司与被告未签订书面合同,电子合同对合同的履行地点以及管辖法院未约定,故,原告公司向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 2024年10月份,我代理原告公司进行立案,2025年4月份对本案进行了开庭审理,2025年6月,一审法院作出判决,判决二被告支付原告公司货款并赔偿逾期付款损失,案件受理费等费用由二被告承担。判决生效后,原告公司于2025年8月底对二被告申请了强制执行后,二被告主动联系原告公司,在2025年9月11日主动履行了判决书的全部内容包括货款、逾期付款损失、诉讼费等各种费用。 1、在进行货物买卖时尽量签订书面合同,对买卖的标的、价款、合同的签订地、履行地、违约责任、管辖法院等作出约定,日后发生纠纷,可以直接依据合同主张权利,否则,可能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2、卖方如遇到买方拖欠货款情况,不要轻易相信对方无钱履行的说辞,本案原告在起诉前索要2年多时间,被告一分未付,经法院强制执行后,一周内付清了所有货款及赔偿金额,可见,被告是在故意拖延,而非无力支付。 3、起诉时,尽量增加承担责任的主体,本案将被告黄某1及儿子黄某2作为共同被告起诉,也是后期能拿钱的重要原因。在起诉立案时,被告黄某1已经涉及诉讼及执行案件,被告黄某2无任何诉讼案件,将被告黄某2列为被告增加了支付货款可能性。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同时,部分文章和信息会因为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的变更失去时效性及指导意义,仅供参考。